15分钟图上与移动平均线的背离比1小时图上更重要。
背离是指移动平均线与价格波动方向相反。
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,中国是否面临输入型通胀风险,俨然成为一大热门话题。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纽约原油期货、伦铜、伦铝、美国玉米期货等大宗商品涨幅分别达到35%、22%、18%与19%。
受此影响,3月中国的工业生产者采购价格里,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7.3%,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5.6%,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7.1%。
4月8日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指出,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,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。
记者多方了解到,尽管当前输入型通胀压力骤然升温,中国央行未必会收紧货币政策。
究其原因,一是3月份PPI同比增速涨幅较大,是建立在去年低基数效应的基础上。
就2020-2021年平均增速而言,3月份PPI这两年平均同比增速约在1.4%,依然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准;二是就传导性而言,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终端工业品、生活资料、CPI的传导性较弱,显示下游需求依然不够旺盛;三是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是短期现象,其上涨主要驱动力是全球疫苗接种令经济有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准,因此原油等大宗商品也随之向“疫情前均价”靠拢。
“目前,中国货币政策依然立足于持续推动经济复苏增长。
”一位国内大型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学家向记者指出。
当地时间6月2日,美联储宣布将逐步且有序地抛售通过去年疫情期间设立工具“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”(SecondaryMarketCorporateCreditFacility,缩写为SMCCF)购买的公司债投资组合。
计划先处理ETF,然后在夏季开始卖出公司债,目标是在2021年完成整个出售过程。
美联储表示,投资组合的出售将是逐步和有序的,并将通过考虑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公司债券的日常流动性和交易条件,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运行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可能性。
美联储发布公告称,纽约联储在开始出售之前将提供更多细节。
2020年3月,为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,美联储出台了包括无限量QE在内的一揽子综合刺激性政策,并启用了三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PMCCF、SMCCF、TALF。
SMCCF主要购买3月22日前评级仍为投资级公司的二级市场债券,以及购买此类资产的ETF。
考虑到一些公司后续被降级,这也成为美联储历史上首次买入垃圾债。
去年12月31日,美联储已经停止SMCCF的操作。
截至今年5月,美联储通过该工具持有的公司债面值50亿美元,ETF86亿美元。
因总体规模较小,这部分债券抛售并不会对二级市场构成压力。
具体来看,SMCCF的持仓中,有Whirlpool、沃尔玛和Visa等公司发行的债券,截至今年4月30日,有45只债券到期,112只提前赎回,1204只仍留存。
约半数公司债将在2023年末以前到期。
尽管,美联储发言人表示,投资组合缩减与货币政策无关,也不是货币政策的信号。
不过市场分析仍认为,二级市场企业信贷工具虽然规模很小,但这一声明发生在市场预期美联储开始讨论缩减QE之际,表明美联储理事会在撤回紧急刺激工具方面存在一定的紧迫性。
美联储最新发布的褐皮书显示,4月初至5月末这段时间内,美国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扩张,但增速快于此前的报告期。
并显示,整体价格压力自上一份报告后有所增加。
销售价格温和上涨,投入成本上涨较快且继续全面上涨。
近期,美联储官员频繁为放缓或撤出QE吹风。
都进一步暗示了货币政策转换的临近。
1日,圣路易斯联储银行行长布拉德接受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采访时表示,美国就业市场比看起来更紧俏。
这可能加快美联储从经济中撤出部分货币刺激措施的时间表。
2日,费城联储主席哈克再度重申,随着美国经济持续从疫情中复苏、劳动力市场反弹,美联储“可能是时候开始考虑放慢QE量宽买债步伐的最佳方式了”。
GW&K资管公司资产组合经理AaronClark表示,种种迹象显示美联储正在为缩减QE做准备,而面对美联储发出的信号,投资者正处于引弓待发的状态。
在6月15日至16日召开FOMC议息会议之前,美联储多位重量级官员在近期公开讲话,为市场提供了美联储内部对经济与通胀看法的绝佳观察窗口。
部分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“顺周期”和“裸奔”行为,企业顺周期的财务运作通过资产负债的货币错配积累风险敞口,赚取汇率升贬值的收益,也必然承担汇率升贬值的风险。
从企业财务稳健的角度看,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应坚持服务主业和“汇率风险中性”原则,审慎安排资产负债货币结构,避免外汇风险管理的“顺周期”和“裸奔”行为,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,久赌必输。
建立健全开放的、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。
推动金融机构丰富避险产品,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。
本文为 如何外汇交易博客原创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发表评论